逃离东方影都:那些被万达和融创巨大交易所影响的人们 | 文娱地理
那些过去一两年内聚集到这里的影视公司中,有些人已经决定离开,留下来的人在苦苦支撑的同时,观望融创时代的到来。
作者 | 秦泉
降维打击这个来自科幻世界的词在中国深入人心,大概是因为在信息不对称的现实世界中这种打击并不罕见。
青岛东方影都,王健林要打造的“东方好莱坞”,最近两个月就因为一桩交易迎来巨大变动。7月19日,万达宣布以438.44亿元价格将公司13个文旅城项目全部出售给融创,这其中也包括计划投资高达500亿的青岛东方影都项目。
这个消息让远在青岛一隅的黄岛为之震惊。“东方好莱坞”的远景目标让这里成为很多人的淘金地:万达影都项目员工、被吸引来的影视从业者,以及正计划开发西海岸的当地政府。
在青岛万达员工的描述中,住宅项目也就是万达在黄岛的地产项目,将完全交给融创,而电影产业园也就是30个摄影棚为万达持有,也就是由融创拥有但由万达管理。
“持有项目的员工基本不会受到影响,但住宅项目的人想留下来就要和融创重新签合同。”一位万达员工说。据多位万达人士透露,双方将在明年6月正式完成交接。
考虑到沉没成本,逃离青岛是每一个人都要掂量的艰难决定。有些人已经离开,影都万达公馆C区的彩票站,经营者是一对夫妻。2016年,影都旅游以及底商数量大幅增长,其中也包括这家小小的彩票站。为了多赚点钱,这个店还同时兼营快餐。但即使在夏季游客最多的时候,也无法支撑其生意。
实际上,影都中大多数底商都在亏损经营,提前到来的老板在等待未来的影都盛况。但得知项目被转手,在这个九月份房租到期后,经营彩票站的夫妇没有续租,决定离开影都回老家。这对夫妻算了算账,一年12万的房租,加上装修费用等,共损了17万,“这辈子都不会再来东方影都了,心被伤透了”。
那些过去一两年内聚集到这里的影视公司中,有些人也已经决定离开,留下来的人在苦苦支撑的同时,观望融创时代的到来。
逃离东方影都
从星光岛上看东方影都
第一批来东方影都的人许多已经熬不下去了。再一次见到星光影都创始人李宗虎和周化成时,这家公司已经退掉了原先租用的公寓办公室,“因为没有事情做”,为了把开销降到了最小。见面改在了周化成个人生活租用的公寓里。
过去大半年时间里,星光影都试图用各种方式对接来青岛拍戏的剧组,以及劝说外地影视公司来青岛拍戏,但效果甚微。现在周化成和李宗虎陷入了两难境地。
“我们跟别人说影都的好不行,这里有很多的问题。说不好也不行,我们还要在这个地方(创业)”,李宗虎觉得影都的发展和他的预期落差非常大。
周化成去年来到影都成为李宗虎的合伙人,之前在北京做编剧。和已经在黄岛买房的李宗虎不同,他已经考虑离开,“等到明年初吧,如果影都再没有起色,我就准备回北京或者去横店”。
周化成说,他的一个编剧朋友,今年初在万达公馆买下了四套公寓,待了半年没有业务,不久前已经将公寓出租回到北京了。
新锋道具的老板张新锋则正准备离开。他今年年初在万达摄影棚对面租下了一间邻街底商,现在这个门店已经贴出转让告示。因为没有生意,张新锋和周天成经常一起去海边钓鱼。
早来一步的人开始后悔当初的冲动。今年3月,从事数据以及知识产权业务的章鱼世纪同东方影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发布会上同时宣布将进驻东方影都,计划开展知识产权的业务。不过,多位知情人表示,目前章鱼世纪还没有实质入驻东方影都。
章鱼世纪原本租用门店的万国街
从新闻中看到万达文旅资产转手消息的周化成,确认影都产业园(摄影棚)也在交易范围内后,明白这意味着这个地方还要面临着近半年的发展“空窗期”。而对于融创接手后的东方影都,没人知道会发生什么。
作为青岛本地的头部电影公司,黄海电影创始人贺志宝也在过去两年经历了从相信到失望的整个过程。
黄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有12年历史,拍摄过《寻找微尘》、《海洋朋友》等影片。贺志宝说,在东方影都建设之初,很多说王健林就是过来盖房子、卖房子,“打一枪放一炮就走了”,但他相信“东方影都”未来就是世界第一。
黄海电影第一时间前往东方影都买下了几套公寓,并在那里注册了公司。贺志宝说自己的想法很简单,万达的东方影都是一艘航母,黄海电影是一条小船,跟着航母有盼头,“我知道王健林的性格,他不做便罢,要做就做世界上最好的”。
贺志宝同样对于融创系影都的未来难以判断。“融创能不能将影都做成万达描绘的那样,现在我们心里没有底”。在他看来,融创的短板很明显,“缺少像万达集团的那种魄力以及运作文旅项目的经验,说直白点就是没有人脉”。
外景拍摄地曾是影视创业公司们最为关注的项目。这个项目进展十分缓慢,大多数时候处于停工状态,目前除了已经建好的靠近万达公馆的民国一条街外,位于“东方影都”四个大字下的外景地已经彻底停工了,据称这里原计划是要建起仿古建筑群。
那些有经验的创业者知道,只有外景地搭建起来,才会有国内摄制组过来拍戏,也才能带动成百上千的群演需求,以及道具、服装等产业链上小公司的生意。
张新锋说东方影都像是“王健林在整个山东扔下了一个炸弹”,让整个青岛的影视项目快速膨胀起来。在项目卖给融创之后,回过头看,这更像是放了一颗“烟雾弹”。
青岛的“电影梦”
万达影视产业园
“谁来青岛拍片,我就给谁钱”,这是王健林在2014年喊出来的豪言,指的是万达将和当地政府共同设立基金,为来影都拍摄的剧组提供的补贴政策。在《三声》几个月前来影都时,补贴曾是关注的焦点,现在已经没有人愿意去聊它了。
曾在影都拍摄过电影的制片人赵春霖表示,电影的补贴手续要等到影片定档后才能走程序,“靠不靠谱要等到时才能知道”。但那时,可能万达与融创已经完成交接,补贴政策如何落实还没有说法。
政府的态度同样难以揣测。据一位接近青岛市政府的人士对《三声》表示,影都项目的相关政府官员目前都绝口不提影都,“都不想沾这个边,怕将来承担责任”。
在他看来,为了引进东方影都项目,青岛政府曾给予万达大力支持,包括星光岛填海项目,以及较低的土地价格,如今东方影都遭遇“变卖”,对青岛的招商引资和发展电影产业而言也是一次挫折。
在贺志宝的描述中,青岛建设“影视之城”的口号已经喊了13年。而这种意愿同万达在近几年文化旅游产业的布局形成契合点。万达曾在2008年提出主动转型,从商业地产转向文化旅游,文化成为转型关键。同样,在全国处于第一序列的城市做产业升级时,文化是许多城市共同发力的产业,青岛则在近年定下了“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影视之城”的目标。
从全国来看,青岛以及整个山东,文化(影视)产业基础并不算强。除去山影集团撑住山东的电视剧外,“这么多年,都没有出过一个票房过亿的作品”。
贺志宝说黄海电影过去更多的是与地方政府合作,但目前已经走商业化发展路线,他举例说,去年公司拍摄了一部惊悚片《夜闯寡妇村》。
在贺志宝看来,青岛发展影视产业有两个困境,一是离北京文化圈太远,无法同其产生互动,二是虽然前来青岛拍摄的剧组很多,但拍完就走,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办法将其留下。
而在青岛影都自2013年宣布启动开始,贺志宝看到了青岛在电影产业上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万达建设世界一流的摄影基地并吸引好莱坞剧组过来拍摄的同时,还与政府共同成立基金提供补贴政策吸引国内剧组。
在公开报道中,补贴由青岛市政府和万达集团各出一半资金,成立规模为 50 亿元人民币的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自2017年开始,连续 5 年每年投入资金 10 亿元,用于补贴符合条件的优秀影视作品。
据贺志宝介绍,青岛市政府为发展文化产业每年还有一笔2亿的扶持资金。但他认为,无论是专项基金还是扶持资金,落地执行都过于缓慢。
“政府对青岛影视文化的产业的扶持,迟迟都没到位。”贺志宝强调自己是青岛影视产业里唯一的一位政协委员,“今天我说这些话不代表我自己说,我是代表青岛市整个民营影视公司的。”
“从房主到房客”
正在建设中的万达茂
听到万达将13个文旅城卖给融创的消息,在万达工作多年的李明(应本人要求为化名)很震惊。他已经在三个月前离开青岛,加入华夏幸福在南方某城市的地产项目中。
在李明看来,东方影都此时已经到了卖房的又一个高峰期,“星光岛上还有超过8期项目的房产等着卖”,他曾计算过,这些房产保守估计还可以卖200亿以上。
但事实上,万达集团仅以438.44亿元价格就将包括青岛在内的13个文旅城项目打包“处理”,这或许已经无法用纯粹的商业逻辑来分析。
就在交易宣布的仅两周后,作为交易首批项目的哈尔滨万达城开盘销售,据澎湃新闻问询测算,以均价10000元/平方米的售价,融创就可在哈尔滨万达城项目中获得约424.6亿元的回款。
在万达员工迷惑的同时,交接已经开始了。据李明介绍,在此前交接的其他万达文旅城项目中,融创要求万达地产的员工先同万达解约,再同融创签订新的劳动合同。而这在万达员工看来是受到了极大的不尊重,新签订的劳务合同有半年的试用期,这为融创“有条件”解约万达员工提供了便利。
尽管东方影都的交接要等到明年六月份,但李明的前同事们听说, “别的交接地方闹得很凶”,他们不得不提早做好打算,陆续有人主动提出离职。
同地产部门不同,影都管理部门受到的冲击较小。程娟(化名)告诉《三声》,目前她的工作没有影响,“对市场部的波动会大一些”。产业园中的市场部主要负责招揽剧组前来摄影棚拍摄。程娟说,影都出售后这个部门还没来得及理清与客户交谈的话术。
在东方影都宣布易主的一周之后,东方影都总经理高一民就曾出面,承诺万达和融创交易协议的“四个不变”,即品牌不变、规划内容不变、项目建设不变和运营管理不变。
尽管有“四个不变”,但可以想见未来也将会是一个痛苦的磨合过程。“即使说不变,但效果是否会打折扣,现在是看不见的”,李明表示质疑。
在李明看来,之前青岛万达员工在影都很有优越感,很难说为融创打工后将遭遇怎样的冲击,“从房主到房客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
等待下一个新起点?
原本要建的外景地已经“停”了
留在影都的创业者,许多人仍然处于观望状态,有些人则已经决定留下来。从事外语翻译以及外籍演员的经纪生意的郭真,目前正在忙着开展自己的业务,在8月份宁浩执导科幻电影《疯狂的外星人》开机前,郭真PK掉了其他外籍演员经纪人,成为这部戏唯一的外籍演员经纪人。
“导演的要求好高,每一天都不能怠慢”,郭真除了负责外籍演员试戏、通告,还负责现场翻译,“这部戏是我的一个起步”。在谈到如何看影都未来时,郭真的回答是“Hopefully, You'll see”。
事实上,并非所有人都对未来持悲观看法。伴随一批人的撤离,也有新的入局者来到东方影都。例如,在万达公馆的三个区域中,分别进入了三家咖啡馆。
C区底商的飞兔电影器材成立于今年7月,创始人之一韩霆轩告诉《三声》,目前没有获得摄影棚内剧组的订单,但已经为在青岛市拍摄的两家剧组提供了服务。韩霆轩表示,将继续留在影都开展业务。
在“失望于王健林”之后,已经有人愿意“相信孙宏斌”。“也许不管谁来都会比现在好,万达就是消极怠工”,在星光岛上买了两处房产的李宗虎对《三声》说。
在万达和融创发布的交易联合公告里,双方将在电影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战略合作。腾讯《棱镜》在报道中称,合作若能实现,融创或可打通影视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从影视自制能力到影视基础设施,再到大屏终端,以及万达旗下的影院终端。
但接下来,融创和万达仍将面临老问题,除了万达和乐视影视自身的项目,如何吸引剧组来影都摄影棚拍摄。
一位前青岛万达高管认为,某种程度上大规模的补贴或许只有政府层面来牵头完成,才能良好运转下去。“企业和地方政府合作,这就决定了事情的复杂性”。
在他看来,青岛要建成影视之城需要相当漫长的过程。“横店花了20年聚集资源,自然生长。青岛要实现东方好莱坞这么宏伟的梦想,意味着要把北京的6万多电影影视行业的从业人员至少吸引过去一半,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关键词 更多精彩文章